医疗资讯

沈阳小孩老是尿床是什么原因

发布日期:1744771094 浏览次数:

     在沈阳,儿童遗尿症(俗称尿床)是困扰许多家庭的常见问题。沈阳六一医院儿童医院泌尿外科专家指出,5岁以上儿童每月至少2次夜间不自主排尿,且持续3个月以上,即可诊断为遗尿症。遗尿症在5岁儿童中发病率约15-20%,随着年龄增长,多数患儿可自行缓解,但仍有约2-3%的患儿症状会持续至成年期。沈阳六一医院儿童医院设有专门的遗尿症诊疗中心,采用多学科协作模式,为遗尿症患儿提供全面评估和个体化治疗。下面将从六个方面详细分析儿童遗尿症的常见原因。

 
    生理发育延迟
 
    沈阳六一医院儿童医院发育行为科专家表示,儿童遗尿最常见的原因是膀胱控制功能的发育延迟。正常情况下,儿童在2-4岁逐渐建立对排尿的控制能力,但部分儿童中枢神经系统发育较慢,导致夜间膀胱充盈时不能及时觉醒。这种情况多见于男孩,通常有家族史。医院通过尿流动力学检查、膀胱超声等评估膀胱功能和容量,多数单纯性遗尿症患儿的膀胱功能会随年龄增长逐渐成熟。医生建议家长保持耐心,避免责骂,同时可通过排尿训练帮助孩子建立正常的排尿反射。
 
    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
 
    沈阳六一医院儿童医院内分泌科研究发现,部分遗尿症患儿存在夜间抗利尿激素(ADH)分泌节律异常。正常情况下,人体夜间ADH分泌增加,使尿液浓缩、尿量减少。而这类患儿夜间ADH分泌不足,导致夜间尿量过多,超过膀胱容量。医院可通过夜间尿量监测和尿渗透压测定来诊断这种情况。对于确诊的患儿,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人工合成的抗利尿激素类似物进行治疗,同时密切监测血钠水平,防止低钠血症的发生。这种治疗方法有效率可达70-90%。
 
    膀胱功能障碍
 
    沈阳六一医院儿童医院泌尿外科通过尿动力学检查发现,约20-30%的遗尿症患儿存在膀胱功能障碍。常见类型包括膀胱容量小、逼尿肌过度活跃、膀胱排空不全等。这些患儿白天也可能出现尿频、尿急、尿失禁等症状。医院采用膀胱超声、尿流率测定、残余尿检测等方法评估膀胱功能。治疗上可能结合膀胱训练、生物反馈治疗和必要的药物干预,如抗胆碱能药物。对于存在尿路感染的患儿,需先控制感染,再评估膀胱功能。定期随访对评估治疗效果至关重要。
 
    心理社会因素
 
    沈阳六一医院儿童医院心理科临床观察发现,心理因素在遗尿症发生和持续中起重要作用。家庭变故(如父母离异、弟妹出生)、学业压力、校园欺凌等应激事件可能诱发或加重遗尿。部分患儿存在焦虑、抑郁等情绪问题,形成"遗尿-焦虑-遗尿"的恶性循环。医院心理评估包括临床症状访谈、心理量表测试等。治疗上采用认知行为疗法、放松训练等心理干预,同时指导家长改善教养方式,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。对于继发性遗尿(已能控制排尿后又出现尿床)的患儿,心理因素往往是主要原因。
 
    睡眠觉醒障碍
 
    沈阳六一医院儿童医院睡眠中心研究表明,部分遗尿症患儿存在睡眠觉醒障碍。这些孩子睡眠过深,膀胱充盈的信号难以将其唤醒。医院通过多导睡眠监测评估患儿的睡眠结构和觉醒阈值。治疗上可采用尿床报警器,通过声音或震动帮助建立膀胱充盈与觉醒的条件反射。医生同时建议调整睡眠习惯,如睡前2小时限制液体摄入、睡前排空膀胱等。对于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的患儿,需先治疗原发病,遗尿症状常随之改善。睡眠干预通常需要2-3个月才能见效,家长需耐心配合。
 
    器质性疾病因素
 
    沈阳六一医院儿童医院提醒,少数遗尿症可能由器质性疾病引起,需要特别警惕。常见病因包括尿路感染、糖尿病、尿崩症、脊柱隐裂、神经系统疾病等。医院通过尿常规、血糖、脊柱MRI等检查排除这些疾病。对于存在器质性病变的患儿,治疗原发病后遗尿症状多能缓解。医生特别强调,若孩子同时出现日间尿失禁、排尿困难、尿流异常、便秘等症状,或遗尿突然加重,应及时就医排查器质性原因。早期诊断和治疗可避免不可逆的肾功能损害。
 
    总结建议
 
    沈阳六一医院儿童医院专家建议,对待儿童遗尿症应采取科学、理性的态度。5岁以下儿童尿床多为正常现象,不必过度干预;5岁以上持续尿床应就医评估。治疗前需明确病因,单纯性遗尿以行为干预为主,如限制晚间饮水、定时唤醒排尿、使用尿床报警器等。效果不佳时可考虑药物治疗,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。家长应避免责骂惩罚,多给予鼓励支持。多数患儿随着年龄增长症状会逐渐改善,但对持续至青春期的遗尿应积极治疗。医院设有遗尿症专病门诊,提供诊断、治疗和长期随访一站式服务,帮助孩子早日摆脱尿床困扰。

上一篇:沈阳儿童个子不长怎么办     下一篇:没有了